4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下降20個基點至3.85%,5年期以上下降10個基點至4.65%,此次報價創去年8月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以來最大單月降幅,也是第二次非對稱下降。綜合看,LPR調降折射出三大信號,一是“降息通道”下,未來LPR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二是多措并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三是非對稱下降強調“房住不炒”。
首先,此次LPR大幅調降意味著當前已進入“降息通道”,未來LPR仍有下行空間。一方面,在國際國內疫情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降息”是當前支持實體經濟和企業復產達產的需求所致,進入“降息通道”應屬必然。
另一方面,監管層近期頻頻釋放政策信號,表明立場支持“降息”持續。客觀來看,本次調降是去年8月20日LPR改革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并與3月底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4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MLF)調降幅度相同,即說明了政策立場。市場普遍預期,年內LPR有繼續調降50個基點甚至更大的空間,調整節奏或集中在二三季度。
其次,一年期LPR單次調降20個基點,證明政策將多措并舉加大力度支持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一是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LPR下降有利于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定向信貸支持。當下專項再貸款已成為紓困中小微企業的重要工具之一,金融機構普惠型貸款利率掛鉤LPR,LPR下行將放大再貸款的紓困作用。二是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在不斷增強,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正有序推進,支持實際貸款利率下降。央行數據顯示,今年3月一般貸款利率比上一年高點下降0.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下降0.26個百分點。三是調降LPR利率可為專項債及特別國債的發行營造寬松利率環境,從配合財政政策的角度推進經濟穩增長。
再次,非對稱調降再次強化“房住不炒”的政策邏輯。此次是LPR改革后第二次非對稱下調,相較于一年期,五年期以上LPR僅下調10個基點,既非完全不動,下調幅度又不及一年期。根據以往經驗,較為寬松的貨幣環境容易推升房價上漲預期。從穩預期和穩房價的角度看,此次非對稱調降也意味著監管層將維持“房住不炒”基調不放松,加速構建完善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
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箱中有足夠的工具可運用,包括公開市場操作、降準、MLF,以及存款基準利率等,這些均將繼續引導LPR下行。未來應進一步改革完善LPR相關機制,不斷深化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效促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