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位地方投融資人士處獨家獲悉,日前財政部已向省級財政部門下達了新一批地方新增專項債額度。此外,2000億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額度尚未下達,需要各省以具體方案單獨爭取。
5月下旬,全國人大批準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為3.75萬億。扣除提前下達的2.29萬億額度及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2000億額度,本次下達的額度為1.26萬億。
“新一批專項債額度已分配到省里了,就等著市縣的項目材料了。”西部省份一位地方投融資人士稱。
北京一咨詢公司高管稱,最近和地方政府對接比較頻繁,在密集做專項債項目咨詢方案。7月專項債為特別國債發行“讓路”,地方大多將發行時間定在八、九月,屆時可能再度迎來專項債的發行高峰。
財政部下屬雜志《中國財政》6月下旬報道,為保障抗疫特別國債平穩順利發行,將充分考慮現有市場承受能力,加強與一般政府債券發行的統籌,適當減少6、7月份一般國債、地方債發行量,為特別國債發行騰出市場空間,按照大體均衡的原則,盡可能平滑各周發行量,穩定市場預期。同時,財政部還將加強與人民銀行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為特別國債發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今年專項債額度已下達四個批次,共3.55萬億。其中,去年11月下達1萬億,今年1月下達2900億,今年5月下達1萬億。這三批專項債也被市場稱為“提前批”,額度合計2.29萬億。
從發行來看,截至6月末,各地已組織發行專項債券22313億元,完成提前批額度的97.4%。其中,今年5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為9980億,創出歷史新高。分地區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32個地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全部完成提前下達債券發行任務。
今年專項債用途再度創新。東部省份某地市財政局人士稱,今年項目重點用于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7大類領域,適當增加申報包括應急醫療救治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城市供熱供氣等市政設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以及單列國家重大戰略的項目。
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
記者了解到,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的額度初步確定為2000億,約占全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的5.3%。
專項債是債務型工具,有一定的期限,面臨著到期償還、退出的問題。7月1日的國常會表示,對專項債合理補充資本金建立市場化的到期及時退出機制,嚴防道德風險。
目前,專項債期限較長。以5月發行的專項債為例,當月發行專項債券平均年限15.9年,其中10年期債券發行量最大,占比32.1%。未來實踐中,可使專項債期限與可轉債期限匹配,到期時可用銀行贖回可轉債的資金償還專項債,從而實現專項債的退出。
本文來源:中國擬在建項目網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