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對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批復。根據要求,粵港澳大灣區將在繼續實施并優化原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做好與大灣區內高鐵、普速鐵路、市域(郊)鐵路等軌道網絡的融合銜接,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在此背景下,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將達到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700公里,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僅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將達4741億元。
規劃顯示,大灣區將建設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項目,總里程約775公里,形成主軸強化、區域覆蓋、樞紐銜接的城際鐵路網絡。其中,2022年前啟動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廣清城際北延線等6個城際鐵路項目和廣州東站改造工程等3個樞紐工程建設,規劃建設里程337公里;有序推進塘廈至龍崗、常平至龍華等7個城際鐵路項目和廣州站改造工程等2個樞紐工程實施,規劃建設里程438公里。
“此次建設的重點不僅僅是軌道建設,更重要的是各個樞紐網絡的建設。”有業內人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城際鐵路與高鐵、干線鐵路通過樞紐換乘實現互聯互通,與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在樞紐場站換乘銜接。同時,同步建設城市配套設施,實現無縫銜接、零距離換乘。結合樞紐建設,形成“站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事實上,目前已規劃廣州樞紐主要場站間通過城際鐵路環線和城市軌道交通連通,其余樞紐內各場站間通過城市軌道交通等方式實現連通。
針對與港澳口岸的銜接方案,規劃顯示,深圳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近期通過既有京九鐵路、廣深港高鐵實現互聯互通。珠海市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珠海站、橫琴站實現高鐵、城際鐵路與澳門輕軌銜接,做好各口岸與城際鐵路站點之間的連接規劃,支持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連接通道與廣珠城際鐵路在珠海站內連接,促進澳門融入國家鐵路網絡。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