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正迎來央地政策新一輪部署。據悉,相關部門將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進5G大規模商用,以持續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地方版施工圖也密集出爐,9月7日北京市發布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政策,近一個月來還有廣東、海南、上海等地明確數字經濟相關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以數字貿易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高地。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
多部門正在進一步加大對數字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工信部部長肖亞慶9月5日在2020年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指出,將持續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推進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治理、深化開放合作等四方面工作。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地方版的發展方案也競相出爐。9月7日,《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發布,提出到2022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GDP比重達到55%,將北京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區和示范區。日前發布的《智慧海南總體方案(2020-2025年)》也提出構筑開放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此外,廣東、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也圍繞數字經濟做出相關部署。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指出,為進一步釋放數字貿易的發展潛力,下一步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企業和用戶創造良好的環境;注重個人隱私保護,妥善處理好信息收集效率和隱私數據保護的關系;同時重視網絡安全,在保障網絡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為用戶打造合理適度的數字經濟生活體驗。
本文來源:經濟參考報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