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15日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自此,人民銀行已連續第5個月超額續作MLF,也是單次操作規模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具體來看,本次操作的9500億元MLF,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為2.95%,逆回購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2%。公開信息顯示,本月6日和16日分別有3000億元MLF到期量,本月共計6000億元到期,本次MLF操作實現對到期量的超額續作。
另外,在開展“天量”MLF操作的同時,央行仍繼續開展逆回購操作,雖然規模僅為象征性的100億元,但對外釋放了兼顧各期限流動性需求、維護流動性穩定的信號。Wind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1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500億元、6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此外周三(12月16日)有3000億元MLF到期。
“當下臨近年末,又處于月中,是流動性較易出現波動和收緊的時點。”對此,市場人士稱,上周后半周以來,資金面已有所收緊,本周進入稅期高峰時點,并有近兩千億元政府債券發行,資金面存在繼續收緊的壓力,央行通過開展大額MLF等操作“補水”在意料之中。而從12月月內來看,中下旬壓力相對突出:一方面,企業繳稅、政府債券發行繳款、金融機構增加備付等因素疊加,使得流動性需求上升;另一方面,財政存款還未形成集中投放,資金供需之間存在錯位的問題,供求矛盾相對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周二資金面較為寬松,Shibor短端品種多數下行。隔夜品種下行29.9bp報1.403%,7天期下行8.1bp報2.062%,14天期下行4.7bp報1.999%,1個月期上行0.3bp報2.725%。而巨量MLF操作也支撐債市向好,國債期貨全線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4%,5年期主力合約漲0.16%;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下行1-3bp左右,中短券表現好于長券;信用債行情整體穩定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央行本月超額續做MLF仍與信用債市場風波有關。近來信用債取消發行情況依然嚴重,信用利差走闊之勢尚未結束,且由于年末流動性需求旺盛、長端利率與政策性利率偏離情況嚴重,未來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上行壓力依然較大,因此央行向市場超額投放MLF以緩解流動性壓力。
另外,銀行持續壓降結構性存款也是央行超額續做MLF的原因之一。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銀行為完成今年壓降結構性存款任務,12月壓降規模要達到10650億元,為年內最高水平,因此當月對同業存單等替代性穩定資金的需求較高。在王青看來,明年1月央行再度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這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央行持續通過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加之伴隨年底前銀行完成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市場利率或將穩中有降,對央行大規模注入中長期流動性需求相應下降;此外,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他公開市場操作。
本文來源:經濟參考報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