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田區審議通過了《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1年工作要點》。作為深圳中心城區、首善之區,福田區圍繞服務推進“雙區建設”、綜合改革試點等重大戰略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市七次黨代會最新工作部署,加快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區典范,共謀劃推出了29項綜合改革試點任務和33項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并首度提出創新打造法定數字貨幣示范區、加快建設“零碳示范區”等改革內容,奮力推動福田新三十年再出發、首善之區開新局,力爭打造最能集中代表深圳的改革新樣板。
圍繞加快推進深圳首批綜合改革試點任務落地,福田區今年將重點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全力抓好29個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力爭率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
◆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包括推進特殊工時管理改革試點、主動謀劃和承接資本市場改革試點、創新打造法定數字貨幣示范區、構建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交易體系、探索高度便利化的境外專業人才執業制度改革等改革項目。
◆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包括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等改革項目,進一步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完善科技創新環境制度
包括構建5G技術綜合應用體系、推進人工智能創新示范區建設、探索科技成果轉讓和利益分配機制改革、打造金融科技集聚發展示范區、探索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等項目。
◆ 完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
瞄準“全面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目標,探索形成高標準對外開放制度、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打造境外知名仲裁機構聚集區,進一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 完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
包括構建全域治理創新模式、深化民生事業政府投融資機制改革、推進物業城市改革等項目,在營造民生發展新格局上先行示范。
◆ 完善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
包括加快建設“零碳示范區”等項目、建立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福田模式”。
圍繞加快推進深圳“雙區”建設和福田新三十年再出發,福田區今年將重點依托“三大新引擎”建設和“全域治理”改革,全力抓好33個全面深化改革項目,力爭為擦亮深圳改革金字招牌做出福田新貢獻。
◆ 深化經濟領域改革
包括深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打造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推進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制度建設、創新城市更新項目建筑設計機制、實施城區空間治理模式改革、實施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改革、推進集體經濟轉型升級多元發展、建立經濟發展分級核算方法及綜合評價體系、推動建立全區三級一體化政務服務模式、構建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績效管理工作體系、創新服務行業商協會發展等11個項目。
◆ 深化民主法治領域改革
包括探索以人民為中心的人大履職行權模式、探索福田區政協協商式民主監督新路徑改革、創新構建新時代基層大統戰工作格局、打造跨境科技法律服務合作創新模式、推進重點信訪案件“三到位一處理”審核制度改革、推進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6個項目。
◆ 深化文化領域改革
包括打造新時代文明城市建設的“福田樣板”、推進基層文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構建統籌共享的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等3個項目。
◆ 深化社會領域改革
包括加快推進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加快實施教育優質均衡改革、實施衛生健康服務結構優化改革、深化養老服務試點改革、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創新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服務機制、推進區情感家事糾紛智慧聯調改革等7個項目。
◆ 深化生態領域改革
包括實施城市公共空間空氣治理機制改革、構建既有建筑智慧管理CIM平臺等2個項目。
◆ 深化黨建領域改革
包括打造非公黨建先行示范標桿、創新構建“大數據+智能化”精準知事識人體系、探索編制管理與市場化用人相結合的彈性用人機制、實施“四風”監督智能化改革等4個項目。
今年的改革工作要點認真征集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智庫專家、各街道各部門意見,逐條反復研究,最大限度吸納各方意見建議。
此外,改革工作要點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分析福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痛點和難點,聚焦體制機制創新,針對性設計改革項目,同時,改革工作要點還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責任落實,加強督查考核和加強改革宣傳,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熱情,努力營造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促進改革的良好輿論氛圍。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