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這一目標。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是全面推進“一個工程、七大體系”,還提出了一批設施投資、平臺建設、項目扶持等方面的重點工程。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永新表示,規劃集中體現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要舉措等,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任務書。
完善現代文旅市場體系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閆曉東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努力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為此,規劃提出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統籌加強公共文化設施軟硬件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規劃在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目標。例如,深入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延伸。結合老舊小區和廠房改造等,創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城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方面,提出對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籍實現系統性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建設30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和2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提出全國各類文化設施數量(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博物館、藝術演出場所)達到7.7萬,文化設施年服務人次達到48億。
加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推廣“互聯網+公共文化”,推動數字文化工程轉型升級、資源整合,統籌推進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云服務體系建設。豐富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推動將相關文化資源納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優化國家公共文化云服務平臺,廣泛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大力發展云展覽、云閱讀、云視聽,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走上“云端”、進入“指尖”。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深入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鼓勵第三方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活動項目打造和服務資源配送等。舉辦全國或區域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大會,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支持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等方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規劃提出要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大眾旅游、智慧旅游和“旅游+”“+旅游”,提供更多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加強區域旅游品牌和服務整合,完善綜合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現代旅游業體系,努力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在深入推進大眾旅游方面,規劃提出,要推動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等制度。引導各地制定實施門票優惠補貼等政策。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游客文明、安全、理性、綠色出行。聚焦旅游目的地建設,創新全域旅游協調發展機制,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區發展質量。發展夜間旅游和假日經濟,拓展旅游時空范圍。
在發展智慧旅游方面,規劃提出要加強旅游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互聯網+旅游”,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加強智慧旅游相關標準建設,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創新企業和示范項目。推進預約、錯峰、限量常態化,建設景區監測設施和大數據平臺。培育云旅游、云直播,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鼓勵定制、體驗、智能、互動等消費新模式發展,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
根據規劃,要豐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創新旅游產品體系,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提高供給能力和水平。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認定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以景區、度假區、旅游休閑城市等為依托,打造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生態、海洋、冰雪、城市文化休閑等特色旅游目的地。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推出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和精品線路;發展專項旅游和定制旅游產品;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發展冰雪、避暑、避寒等氣候旅游產品;發展老年旅游,提升老年旅游產品和服務。
此外,規劃還提出要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完善旅游公共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提高文旅產業貢獻度
“十三五”期間,我國文化產業實現繁榮發展,2015年至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7萬億元增長到超過4.4萬億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95%上升到4.5%。
據了解,規劃明確提出,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文化產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度不斷提高,大眾旅游深入發展,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提高,國內旅游和入境旅游人次穩步增長,出境旅游健康規范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耿軍表示,“十四五”時期,將以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融合催生新發展動能,加快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司長單鋼新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同時注重需求側管理,堅持旅游為民、旅游帶動,堅持科技賦能、創新驅動,不斷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
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還將迎來更加細化的發展規劃。據文化和旅游部介紹,“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十部專項規劃將陸續發布,此外,正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國民休閑綱要(2021-2035年),推動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假日消費,滿足大眾旅游需求,不斷釋放旅游消費潛能。
本文來源:中國商報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