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深圳建市40年來的發展歷程,工程建設行業作為經濟特區最早的拓荒牛,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40年來,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地王大廈、京基100、平安金融中心,不斷刷新“深圳高度”。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獲得魯班獎82項,國家優質工程獎56項,詹天佑獎22項,獲獎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40年來,深圳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在全國率先實行工程搞招標,施工搞監理,設計搞評選,開放建筑市場,放開建材價格,為全國建筑業發展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示范。40年來,深圳推進建設科技創新,深圳首創或在國內領先的創新技術近5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0項,超高層建筑工藝和建設能力居世界前列。深圳本土產生的3位院士(郭仁忠、孟建民、陳湘生),全部來自于工程建設行業。
40年來,深圳建筑企業從不到60家,到現在已超過3000多家,外地駐深建筑業企業超過5400家,從業人員突破100萬人。
累計形成創新科技成果近6000項
根據“十一五”以來的初步統計,深圳市致力于建設領域重大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累計形成創新科技成果近600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0項,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21項,發明專利近1000項等。
深圳市首創或領先全國應用的創新技術近50項。如裝配式建筑創新技術“標準化設計”,深圳市住房建設局推出全國首部《保障性住房標準化圖集》,并在裕璟幸福家園、長圳公共住房項目中應用落地并進一步優化;綠色建筑創新技術“室內裝修環境污染物預測”,國家科技部攻關項目,通過軟件平臺輸入擬采用的裝修材料后就可預測出室內空氣質量水平,實現裝修材料設計源頭預測和把控;建筑材料創新技術“建筑廢棄物再生骨料關鍵技術”,添加納米材料并采用碳化法提升了建筑廢棄物骨料性能,該技術獲得2017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深圳市發布144項工程建設領域科技重點計劃項目。為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落實國家“先行示范區”和“城市范例”城市建設發展需要,聚焦建設工程勘察與設計、施工建造、新技術應用等重點基礎領域和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等關鍵前沿領域,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首次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科技重點項目計劃,遴選發布《深圳市“十三五”工程建設領域科技重點計劃(攻關)項目目錄》。
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規模化發展
市住房建設局堅持將綠色節能、裝配式建筑、建筑業10項新技術應用等科技項目的落地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發揮精品示范項目引領帶動作用,以點帶面促進建設科技創新技術的落地實施。一是從節能和綠色技術起步,推動建筑工程從高消耗高排放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變。目前全市已有綠色建筑項目超1000個,總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6個項目獲得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一等獎,60個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二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工程建設品質提升。目前全市納入我市裝配式建筑項目庫統計的項目總數已達160個,總建筑規模超過1800萬平方米;共有9家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9家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以及10家市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三是推行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的應用。目前全市已有省級建筑業10項新技術示范工程115個,總建筑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
構建“深圳標準”體系和推動標準國際化
在貫徹執行國家和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的基礎上,堅持以高質量研究編制工程標準、以高標準促進工程高質量,按照對標國際、國內領先、因地制宜、填補空白、深圳特色要求持續推進“深圳標準”體系建設、加速構建住房建設領域標準體系、推進標準供給側改革。2010年深圳市就被確定住建部首批首個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試點城市,2018年我市又被確定為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試點城市。
深圳市率先建立因地制宜、國內領先的建筑工程基礎標準體系,率先建立國際先進、領跑國內的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率先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工業化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率先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建設工程全覆蓋的計價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涵蓋住房建設、交通運輸、水務、城市管理、政府投資工程等重點專項和民生保障領域、覆蓋全生命周期、深圳特色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累積發布工程建設口各類技術標準規范123部,組織指導行業協會編制和發布團體標準近20部。深入開展工程標準管理體系及技術體系國際對標,深入開展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國際合作,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工程建設國際對標試點建設,初步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協同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2019年10月,深圳作為國家首個“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圓滿通過國家標準委示范創建驗收。
此外,深圳市還組織建設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設項目智慧管理系統,涵蓋建設、審批/監管、運營三個板塊,對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多維度跟蹤和管理。
深圳本土誕生13名創新領軍人才
深圳成立以來,本土創新領軍人才在建設行業科技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領軍和帶頭作用,帶領所在團隊研究創新、促進所在領域科技進步。目前,深圳本土誕生的創新領軍人才共有1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6人以及若干名廣東省勘察設計大師。建設行業各類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載體則是科技發展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本土創新載體有49家,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技術中心6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和技術中心1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12家。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住房建設局2016年底指導成立深圳市建設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要為全市建設領域的發展戰略、規劃法規、重大政策提供決策咨詢,為建設領域的“高、精、難、深”復雜工程及重大疑難問題提供技術支撐。
本文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超高層建筑工藝和建設能力居世界前列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