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深圳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解讀《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下稱《清單》)。據會議內容,《清單》涉及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政設施接入服務、不動產登記、企業融資、納稅服務、跨境貿易、法治保障、公共資源交易、勞動力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市場監管、包容普惠創新等14個重點領域,共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生文解讀《清單》時稱,在商事登記方面,企業可通過一個環節,在一天內完成申領發票和稅控設備、員工社保登記等業務,企業開辦時長壓縮至1天。此外,企業開辦可實現“零費用”,政府免費提供公章和稅控設備等。
在跨境貿易方面,深圳拓展“單一窗口”功能,實施“兩段準入”改革試點,啟動“智慧口岸”基礎數據平臺建設,試點陸路口岸“一站式”通關模式,全面提升通關效率。
深圳海關副關長涂琳說,深圳海關今年將重點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兩個方面進一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其中包括創新實施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等。
在企業融資方面,深圳將加強金融科技應用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完善深圳市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功能,2020年底實現平臺融資200億元;研究出臺金融科技專項支持政策;推動“千億新增發債”計劃,增強債券市場融資功能;為小微企業銀行貸款提供保證保險產品;推進動產抵押登記改革。
深圳還將實施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聯合懲戒,建立知識產權仲裁平臺;探索成立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啟動培育15個高價值專利組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019年,深圳在多個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全國前列。截至2019年底,深圳共有商事主體327.8萬戶,其中私營經濟主體共320萬戶,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47.3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中小板和創業板商事企業數量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投資。
本文來源:中新網深圳
記者:陳文 朱族英
熱線
關注
置頂